不日前赴西安公务。返京之前,老友特意打电话嘱咐:别的都不要带,但带几份凉皮回来;别家的也都不要,但要岐山擀面皮,须多放椒油和油泼辣子,切记切记。余稽首曰:诺!
但凉皮这东西,只宜现吃,倘拌了作料在内,便过不得夜的。俺在西安民航大厦张军擀面皮店吃个肚圆,却为如何将这连汁带水什物携回千里之外发起愁来。店家出个主意,说不打紧,与你分而贮之!将面筋、面皮分了几个袋子,另取罐头瓶一只,将调味汁水装了一满,旋紧,竟取蜡烛熔而封了其口,拍胸脯说:这下断没有麻烦了!余感而称谢,付账时那汉子却连连摆手,称:多大的事,两份凉皮子而已!托你福让俺家凉皮进京,这个面子燎得很!余再谢告辞,店主又追到门外,喊一声:豆芽子到处都是,那个就不奉送了!
回京复命。我友如饿虎扑食,将所有原料倒入一只大盆,胡乱搅拌了两下,就风卷残云,须臾扫净,吃罢一嘴沿红色,犹不尽兴,舔着嘴唇说:怎地才带了这些许来?还没尝出味道来。又突然打了自己一嘴巴,懊恼曰:忘记放豆芽了!
这个东西,北方大街小巷多有卖的,但几乎全不是那么回事。一是卖的学艺不精,做的面皮软塌塌让人连下嘴的力气都不想有;二是原料不纯,单就其中油泼辣子这项就非用陕西桑镇的不可,既香且艳,竟使外地人常疑那红色是放了色料,椒油也需陕西当地的“大红袍”做出来的味道最好;三是食的人不解其味,北方人多是不善吃辣,这凉皮缺了红油辣子就折扣了一半,竟还有人向凉皮里面放酱油的,也真算是唐突美人也!
以前在陕西行伍,便跟着人学会了吃凉皮,喜欢了吃凉皮。一直认为,大多的卖家,其原料里面是放有婴粟壳沫子的,否则纵然做的再好吃,也断到不了让人吃了上瘾的地步。开始还是偶尔吃,后来就基本上每天吃,甚至于冰天雪地之中,在路边要一个肉夹馍,吃一碗凉皮子。一肚子凉东西进去,头上却冒出汗来,天长日久,练得胃口健壮,几乎可以消化钉子。我常去的那家,是在一个市场的拐角,生意之好,竟是三张桌子坐不下,自己埋头大嚼的时候,后面就有人立着守候,我每不惮于其眈眈相向,常是吃了一碗再要一碗。喊一句:老板,多放黑多放红!红的,油泼辣子是也,黑者,一种魔芋粉做的类似粉带的东西,粘滑有嚼头。那时的凉皮,每碗只要十二大毛。
是夏天食品,三九寒天却有出售,吃者,男食者少,像我这样执着的男食客不多。女人多,妙龄女人尤多,半老徐娘的女人更多。后来的卖家,在冬天都有了蒸锅,吃不得凉而又舍不得味的人,可以要求店家加热食用。但我从来没试过,既然是凉皮,固然要凉着吃。这年头,连吃也要敬业的!